首页 > 杂文信息 > 四大名砚(探寻中国文化瑰宝——四大名砚)

四大名砚(探寻中国文化瑰宝——四大名砚)

来源:仁星杂文网

四大名砚,是指黄山、歙县、庐山、池州出产的汝、澄泥砚石,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人雅士书法绘画刻印艺术必备工具,四大名砚不仅外形美观,笔触洒脱,其自然色泽、精湛工艺、保存久远使其成为书法家文人墨客赞誉盛赞的文化瑰宝。

四大名砚(探寻中国文化瑰宝——四大名砚)

黄山石,又称徽州石,色泽灰白,纹理优美。微观结构决定了它比其他砚石更加易入水、易溶茶、易接触墨水,无瑕无缺,一笔一画都能呈现出不同的墨色韵味。

四大名砚(探寻中国文化瑰宝——四大名砚)

歙县有两种古砚,汝泉和八奇泉。汝泉,古名“虾蟆泉”,泉水入地后遇富含铁矾的砂石交配,经过数万年磨蚀形成。它水窈冰洁,光泽犹如玉,有明暗两界,有“一泉一品”之说。

四大名砚(探寻中国文化瑰宝——四大名砚)

庐山砚,色泽淡灰,纹理细腻,墨色清亮,用水后不会有沉淀物。长期以来,庐山砚被用于制作贵重的宣纸、硬笔、软笔等写作工具,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四大名砚(探寻中国文化瑰宝——四大名砚)

池州砚,又称宜砚。这种砚石非常稀有,由于其表面分布小金点,有“金点奇石”之称。它既能写字又能溶茶,茶色墨香四溢,乃为字画刻印最佳工具,并有“落墨惊天下,池砚第一块”的美誉。

四大名砚(探寻中国文化瑰宝——四大名砚)

四大名砚: 玉、龙须、水石、金石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作为毛笔书法的必备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众多砚石中,最出名的则是四大名砚:玉砚、龙须砚、水石砚、金石砚。

玉砚,别称芙蓉砚,因器质中含玉质而得名。制作原料是从白玉中选取坚硬的杂质很少的石块,然后花费大量时间打磨成型。此类石头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只存在于少数地方,几乎不会形成独特而美丽的图案和纹理。

龙须砚,因其笔精法出,墨色入石,如龙须银丝缠绕而得名。这种砚石的制堆也很迷信,他们要选择一种颜色悠雅,材质细密,纹理匀称的岩石原料,然后经过长时间的刻画而成。

水石砚,别名云石砚,因石质细腻如水、纹理似云而得名。它是以海底的贝类化石和火山岩屑混合制成的,色调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柔软而易磨,能使墨锜渐染于石之中,而不费力度。

金石砚,素有“砚中之皇”的美誉,因石中若有金沙点缀而得名,具石质细腻,纹路清晰,堪为砚石之极品。这也是为什么它的价格要比其他几种砚石高出许多的原因。

国之重宝,三千年文砚生产技艺保护传承的四大名砚

四大名砚既是文化之宝,也是国之重器,是我国在硅质材料领域所独有的奇迹。

它们分别是:吕祖泉石,潘公泉石,龙泉石,歙砚。其中以吕祖泉石最受文人墨客喜爱。

吕祖泉石主要分布在广东信宜,福建南安等地。其石质呈灰白色,质地坚韧,通透度高,不开裂,色泽温润匀称,磨之韵味独特,既有顺势流转的圆润感,也有遒劲挺拔的角楼感。

潘公泉石主要分布在四川都江堰,河南汝阳等地。其石质较为细腻,富含粘土,吸水性极佳,因其成型难度较大,从而做出来的砚台形制多变,多呈自然生态的形态,砚面干净纯正,考验书法家的笔触和毅力。

龙泉石,又称安徽龙泉砚,主要分布在安徽当涂、马鞍山等地。其特点是质地坚硬,润度极佳,不开裂,透明度极好,在书法用墨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效果,是一种通用性较高的砚料。

歙砚主要分布在安徽歙县,苏州常熟等地。它的质地呈深灰色,坚韧,光滑度高,其吸展性极佳,用于磨墨后,往往会在溶液中漂泡出一种珍珠光泽。

四大名砚的制作工艺博大精深,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该技艺,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大名砚(探寻中国文化瑰宝——四大名砚)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