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道德观念。这句话的本意是指人们应当珍惜自己的财物,不可随意浪费或是抛弃。
敝帚自珍的成语来源于《左传》中的纪辛。弘叔日出,狩于祇林,苑中亦止有草。其明日稍液,令人从齐摄行,退而视其原,苑之草尽,固以为下也。仲尼闻之曰:“褚氏之事,良有以也夫!敝帚自珍,何必待周。”由此可见,敝帚自珍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待物品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尊重物品,不随意浪费。
敝帚自珍还可以引申为珍惜自己已有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拥有了很多物质财富,却不懂得珍惜,总是想着获取更多的财富,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拥有的财富是多少人比自己都羡慕的。
敝帚自珍的意思是什么?详细解读
敝帚自珍的意思是指珍视手中的东西,即便是破旧的帚,也不舍得丢弃,要好好地使用。
这句成语来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其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出自杜甫的诗作,而“故人”则是指白居易的友人元稹。据传元稹做官时,曾用纸笔写下“敝帚自珍”四个字赠送给自己的好友白居易。
这句成语蕴含了“物尽其用”的道理,表达了珍视物品的重要意义。
敝帚自珍的意思及起源
敝帚自珍,取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原文为“敝帚自珍,骄人听之”,意思是指即使是破旧的扫帚也要自己珍视,而不是借助别人的物品。这句话直接表达了一个人珍惜自己手中的物品和自己的精神内涵的宝贵品质。
这句话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第十三》中。子夏问仁,孔子答曰:“仁者非自称也,君子敬之,如神。”子夏问智,孔子答曰:“知者自知也,敬者他人之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有谓之聪。”子夏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曰:“今之卿大夫者何必然,唯不失其本心者。”子夏曰:“所谓远道之人,则其人远矣,人不得已而为之也。”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容易之为言也,率尔而已矣。”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有谓之聪。”曾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敝帚自珍这个词,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用语,多用于形容为其人珍惜自己的事物。
在今天,敝帚自珍仍然是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如“敝公司自珍原则”,指对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珍视且维护敝帚,或者是“敝人自珍”,形容为人珍爱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