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构件,分为青石后浇带、青砖后浇带、斗栱后浇带、彩画后浇带、木质后浇带等。汉代木质后浇带,特别是雕刻木质后浇带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与其他建筑材料不同,木材容易翘曲、开裂,并有可能被虫蛀直到腐朽,因而艺术品更难获得长久保存。然而,由于其色泽、纹理及丰富多样的花纹,木雕艺术品仍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位于江苏昆山市周庄古镇的周庄博物馆内,珍藏的汉代木质后浇带是国内收藏极为罕见的木雕艺术品类。正如下图所示,这种木质后浇带是在建筑工程中用木制的饰带来美化建筑物,这段长达10余米的木头上,刻画着丝路沿线的油葫芦、麒麟、狮子等吉祥花卉和神话动物的图案,精美的做工让人不由得惊叹。 在取材、制作、雕刻上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这种装饰元素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的寺庙和官府建筑上就已经出现过,而鼎盛于唐宋时期,退而至明清时期则渐渐消失。这也使得它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变得愈加珍贵和引人瞩目。 在著作中,唐代建筑学家李诫曾经留下一句话:“五色石,活檐梁,匾额、梁枋、楣画、彩绘,各有专长。但要问我,最为得意之处,还数上官森木雕。”足见当时封建贵族对木质后浇带艺术品的青睐和推崇。 如今,这些木质后浇带以及其他的艺术品依旧为我们所称道和赞叹,使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建筑艺术的深切情怀,也体现出了中国建筑艺术上卓然的地位和世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