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和抗战时期,有很多英雄鲜血染红了这片热土。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董存瑞献礼”事件。这一事件发生于1948年,“董存瑞献礼”这句话随后也演变成了“白杨礼赞”,流传至今。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董存瑞献礼”这个名字是特别鲜活的。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了信仰和民族利益而奋斗,也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下面是“白杨礼赞”的原文。
《白杨礼赞》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白杨梢头白雪沾,
漫天风雪似天山。
千重铁板埋胸臆,
腥红血染故园山。
你有你的赤诚和坚毅,
你有你的信仰和梦想。
你用汗水谱写了壮歌,
你用热血诠释了信仰!
白杨梢头白雪沾,
漫天风雪似天山。
千重铁板埋胸臆,
腥红血染故园山。
提示:图片来源于https://source.unsplash.com/460x305/?white poplar
感恩白杨——李时中《白杨礼赞原文》读后感
有些书,我们可以读一遍就把它放下,也有些书,我们要反复多次阅读才能真正读懂它。李时中的《白杨礼赞原文》就是值得我们多次反复阅读的一本书。
白杨,一种优美的树,树的身上有一个经典的故事:“白杨在自然条件艰苦环境下能良性循环的生命力和不怒、不怨、不言、不赞的高贵教风,使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著名的德树。” 李时中先生并不生于白杨之乡,却在白杨的影响下长大,对白杨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白杨不再只是一棵树,而是一种可传承和弘扬的文化精神。
曾经有人问我白杨是什么?我很自然地回答:白杨就是山上那种很高的树啊!其实,白杨并不仅仅是一种树,它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棵白杨,不仅代表着“崇高的坚强”,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象征。这跟《白杨礼赞原文》的主旨是高度契合的。
在《白杨礼赞原文》中,李时中了很多巧妙的心理活动将优美的白杨与炎黄子孙的美德与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白杨的敬意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同时,它也引领我们要清晰地认识“中华特有的传统美德”,把这些良好美德当做一种人文精神来传承下去。
读《白杨礼赞原文》就像是在品尝人生哲学美酒,细细地品味其中的精髓,我们需要把白杨中所蕴含的种种感悟与人生经验融入自己的人生之中,实践生活中真正意义的白杨精神。
白杨礼赞,顾名思义是对白杨的赞扬。作为自然界的守护者,白杨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大自然的敬畏,融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白杨也象征着毅力与勇气,是我们的楷模,应当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