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
这一天通常是秋季气候凉爽的时候,人们有登高远眺、插茱萸、喝菊花酒等风俗。
据《淮南子》记载,九月九日“日,其气淑而阳,故重之。”孟浩然的《登高》诗:“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表达了秋高气爽时登高望远的意境。
九月九日还以祭祖为重要活动之一。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清廷明令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封赐五品花翎或金花纹绣袍带给官员;民间则是登高祭祖和赏菊。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逐渐淡化了很多,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对它产生新的兴趣。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老年人的参与,更是让这个节日升华为国家层面的祭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