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来临,三门峡水库的水位又开始逐渐上涨。作为黄河上游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库在控制黄河洪水、向中原地区输水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水能发电,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门峡水库始建于1958年,历时20年建设。水库主体工程呈倒“L”形,集较大的水流力、水头力和引水、发电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被誉为水电工程史上的“四驾马车”之一。水库之前,受黄河洪灾影响,中原地区的农村不时遭遇水患,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三门峡水库的成功建设,大大缓解了黄河洪灾对社会经济的危害,为中原地区输送了大量清洁水源,保障了当地百姓生活用水。
但三门峡水库的功能不仅如此。电站是水库最重要的附属工程。三门峡水库电站用的是水利发电,是中国重要的累积式水电站之一。目前每年发电量可以达到150亿千瓦时,相当于煤电厂每年燃烧1.2亿吨标准煤时产生的电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满足附近城市用电需求,而且还能为全国其他地方输送电力。更重要的是,水利发电是一种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为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